新闻中心
友情链接
专题报道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- 新闻中心 - 专题报道

施工企业如何应对“营改增”下的成本管理

杨耀庭 北京广联达梦龙软件有限公司

        “营改增”是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,就企业而言,直接表现为从缴纳营业税变为缴纳增值税,但如果企业仅认为“营改增”就是税种和税率的变化,那就严重低估了“营改增”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各方面带来的深层次影响。“营改增”要求企业管理更加精细化、专业化,否则企业可能会面临税负上升、收入下降、利润下降、现金流紧张和涉税风险增加等不利局面。

        施工企业面临的挑战

        通过对12个项目的实测分析,“营改增”前后工程造价的变化幅度在-4%~0之间,工程造价降低、税负增加。也就是说,经过多方测算对比,“营改增”推行之后,企业税负极有可能上升。另外,中国建设会计学会对66家建筑施工企业的调研报告显示,增值税税率设定在11%,66家建筑施工企业2011年应缴纳增值税减少的只有8家,占12%;增加的有58家,占88%。经过理论模拟计算,除人工外所有材料、设备等按正常税率全额抵扣,综合税率2%~3%;沙石土料等项目不能抵扣的情况下,综合税率在5%~6%之间。相比原营业税税制下综合税率3.09%,上升约2%~3%。“营改增”来了,施工企业面临税负管理难度增加、利润构成复杂等挑战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施工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?

        “营改增”之后,通过审视施工企业的业务模式会发现,现有的施工组织模式大多存在合同签订、资金支付、发票开具三流不一致及进销不匹配的情况。另外,在集中采购、集中支付、内部调拨和甲方供给等采购模式下也存在同样的情形。

        因此,这需要施工企业从管理上作出转变。

        加强纳税人自身管理。建筑企业应当增设内部税务管理机构,配备相关人员,如税务总监、税务处长、税务经理和税务专员等,购置有关设备和相关税务管理软件。严格项目税务管理人员配置,加强对项目人员税务知识的培训,强化项目人员税务管理奖惩制度。

        价税分离。在比价原则和比价基础确定后,如何进行供应商选择?在采购成本相同的情况下,优先选择能够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且适用税率最高的供应商,以达到综合成本最低的目的。企业最好根据自己的进项税取得情况,拿部分工程测算一下工程造价以及进项税所能取得的情况,为后续投标作准备。同时,整理5月1日之后拿到开工许可证的工程,进行重新测算。

        加强销项、进项发票管理。销项发票的管理主要包括:一是空白发票的管理,如果丢失处理起来很麻烦;二是开票的管理,涉及到整个发票台账的记录,包括项目应缴纳的预付款等;三是作废发票的管理,最好有相关软件协助统筹管理。而关于进项发票的管理,则涉及到各个项目部的集中汇总,然后完成认证和抵扣,从而形成进项发票的台账,这也是非常繁琐而重要的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 税务管理和风险管理。在项目部层面,每一个项目销项的发票开了多少、进项的发票进了多少、然后预缴额是多少、应纳税额是多少,应统筹管理。在企业层面,销项、进项、预缴的情况要做相关的汇总,包括哪个发票到期、快到期了没有做抵扣、哪一个发票交给甲方了、到了180天甲方还没有回款等,企业最好都有软件提示系统。

        借助信息化应对“营改增”挑战

        施工企业面临着业务模式调整、税务岗位设置、绩效体系调整、营业税清理、新老项目梳理和增值税测算等非常繁琐的任务,迫切希望能够借助信息化解决以下问题:

        发票管理。项目分散、发票数量大,人为差错如丢失、损毁等情况经常出现;过程中发票传递不及时、总部月底统一汇总量大、难校核,容易出现当月多缴纳现象以及申报数据准确性问题;涉税的合规性、虚开虚抵,抵扣后再发现问题不好处理。

        价格管理。供应商比价时先区分供应商类型,价税分离后进行综合成本比选;预算价与实际价格进行综合价格比对;甲方和供应商信息重新梳理。

        成本核算、绩效考核。由于收入支出全部价税分离,所以规模指标如收入、效益指标如利润、耗费指标都需要重新进行计算;“营改增”下的成本分析模式:量、价、税;税控数据积累。

        对此,在经过广泛的调研以及对施工企业进行测试之下,广联达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:

        施工企业“增值税”发票管理平台。为了进行发票管理、认证抵扣以及倒税等工作,企业无法避免地要采用一些税控系统,而目前国家规定的符合条件的税控系统只有3种可以运用,但这些 软件很难解决所有问题。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发票的管理问题,建议施工企业最好有一套专门的发票管理系统,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眼下以及未来更长久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 业、财、税结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。企业引进业、财、税相结合的综合性系统,这样也可以达到理顺“营改增”税务管理的目的。